中秋節(jié)是中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,承載著人們思念故鄉(xiāng)、思念親人之情,以及祈盼豐收、幸福的美好愿望。中秋節(jié)源古人對天象的崇拜,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。祭月活動在先秦時期就已存在,漢代普及,唐代定型為節(jié)日,北宋時期正式確立為中秋節(jié)。
而中秋之所以叫中秋這和我們古代農業(yè)生產有關,八月中秋時,農作物基本都成熟了,農民為了慶祝豐收以“中秋”這天作為節(jié)日。同時,“中秋”也是秋天中間的意思,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,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,因此稱為中秋節(jié)。
當然,關于中秋節(jié)也有一些神話故事為這一天賦予了神秘而浪漫的色彩,我國千年歷史長河中也有眾多文人墨客為這一天留下了傳世佳作!
“海上生明月,
天涯共此時”
“但愿人長久,
千里共嬋娟”
“一片月餅香,
千家笑語喧”
“月餅圓時人散后,
桂花香里夜寒生”
一邊是紅,一邊是綠,
一邊怕風,一邊怕水
(打一字)
中秋節(jié)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一些習俗,如賞桂、喝桂花酒、觀潮等。

- END -